貴婦奈奈捲款10億人間蒸發,和老公黃博健開設杏立博全醫美診所無預警歇業,顧客買的醫療課程通通泡湯,發生這起事件後,律師林智群曝光過去「儲值」被倒的經驗,讓他現在除了「悠遊卡」,再也不敢儲值海外期貨教學任何東西。
林智群律師臉書全海外期貨開戶文如下:
貴婦奈奈老公診所驚傳歇業, 投資人、員工、顧客求助無門?? 嗯自從年輕時被漫畫店、錄影帶店倒了兩次之後, 除了悠遊卡外, 林北再也不儲值任何1000元以上的東西了! 海外期貨教學 錄影帶店是人去樓空, 漫畫店則是換老闆, 店員:「你好我們換老闆囉!」 我:「換老闆,新老闆也承接了舊顧客,不用承認嗎?」 後來找舊老闆協調, 舊老闆說要協調,過半年也沒下文?? 難道我要為幾百塊告漫畫店嗎? 以上是本人血淚慘痛(?)教訓, 不過突然想到前幾天旅遊展, 林北還是在線上買了幾張餐券, 喜來登、晶華酒店,你們未來一年不會倒吧?
台灣的期貨公司有100家左右,其中有兩家上市期貨公司,台灣主要期貨公司都是金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,其業務發展從屬於整個金控集團的發展,同時也與金控旗下的其他業務模塊相關,如富邦期貨旗下的期貨信託(集合理財)同時接受期貨公司和投資管理事業群的雙重管理,這為資源整合,交叉營銷和服務奠定了基礎,台灣期貨公司一般通過IB來發展業務,因此公司規模都比較小,而中小型期貨公司的人員普遍在100人上下,大型的期貨公司則在150人左右,極少部分期貨公司可以達300人左右的規模,在人才培育方面,台灣金融業共同出資建立的培訓組織,台灣研訓院可以為包括期貨業在內的金融業來提供培訓服務。人員流動的高度市場化是台灣期貨業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,行業內的營銷人員淘汰率為6成,交易人員的淘汰率則為9.5成,在開發產業客戶方面,台灣的期貨公司基本上採用電話營銷,同時會承諾高額回報,並且代客理財服務。相對海外發達國家的期貨市場的成熟發展,在我國的海外期貨市場還是一個新興家轉軌的市場,若缺乏成熟的投資理念,這會使的產業客戶對投資諮詢業務的需求變得十分強烈。